2025-05-19 星期一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积极承担责任使命助力新时代文化建设

  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应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承担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使命,设置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增设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为学生开辟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空间和通道,持续增强学生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参与感,提升学生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着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文化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

  学院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

  凝聚发展共识。学院牢牢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性特点,从“规定动作、常规动作、重难点工作、创新性工作”四个层面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

  扎实推进工作。学院将党的建设与育人体系建设、思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活动等方式送到基层;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中心任务,持续打造“青马品牌”,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强基工程、教学建设攻坚工程、队伍建设提质工程、学术交流圈层工程”四大工程,助推社会服务提档升级,打造“万马奔腾”品牌。

  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高校作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尊重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学院深刻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积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优秀文明成果,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努力。

  强化思想引领。学院坚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理念,引导党员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学院组织学生党支部赴武汉红色文化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前往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大操场参加“红巷里的诗词党课”学习教育,赴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领略博物馆独特魅力的过程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增强党员的党性觉悟和党性修养,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强化科研创新。学院注重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文化传承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成立专业的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专业师生团队深入挖掘荆楚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教师持续深耕科研创新领域,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立项等科研上的突破。

  强化服务建功。学院借助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对口建设基层“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以理论宣讲为抓手,努力打造理论热点宣传、社情民意观测、专家学者实践、宣讲骨干培训、为民办事服务和基层文化建设“六点合一”样板,以咨询服务为纽带,实现了理论武装与基层党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社会治理的紧密结合。新增江夏金口理论宣讲基地,通过节目《是这个理》创新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新内容、新渠道、新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觉承担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学院自觉承担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活动,着力焕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优化理论教学策略。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的著作;充分利用所在地及周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日常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学院成功举办“湖北大学思政课教学论坛”,承办“2024年湖北省研究生思政课教指委年会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课专题研讨会”,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创新实践教学抓手。学院充分利用武汉红色文化资源,串联周边红安、麻城等地区的红色文化,打造一条便捷式的红色文化游学路线,引导广大师生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学院与武汉两江游览轮船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启武汉首个在长江上移动的“大思政课”课堂,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举行“捍卫历史真相 铭记抗战荣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展演,将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教学内容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积极践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立德树人目标。学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演促学、以文化人”,鼓励跨班级组合与艺术创新,通过艺术与历史的深度融合推动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让青年学生在体验中铭记历史、感悟抗战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在新征程中勇毅前行,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大赛等,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师生的道德情操与专业素养。学院在以“五十弦歌传薪火,踔厉奋发向未来”为主题的艺术思政课暨2025年新年晚会节目中融入多种文化元素,师生们的深情演绎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卢磊磊 卢国琪)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1积极承担责任使命助力新时代文化建设 卢磊磊 卢国琪2025-05-19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