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星期一
聊城大学商学院
三阶递进 三维融通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聊城大学商学院以“育经世致用英才,做富国裕民文章”为使命,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基于“政治化、知识化、技能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以学科引领为抓手、以科研提升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驱动”“三维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综合应用实践、学科交叉综合创新实践”“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着力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经管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把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政治化、知识化、技能化、科学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将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创新、青年思想引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思政创新,实现专业与价值观的深度耦合。学院以经济学学科特点为基础,在课程中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思政无痕融合”模式。“政治经济学”课程首创“一点两线三维四体”体系,“一点”是指以“人”为原点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二线”是指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的同频共振,“三维”是指理想信念、思想观念、时代精神,“四体”是指初心守护、目标引领、教法规范、考评护航;“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将“严谨的经济学理论”转化为“鲜活的德育价值体系”。目前,学院已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形成覆盖全专业的课程思政矩阵。青年思想引领,构建立体化育人网络。学院连续20年参与“西部计划”,通过“梦想在西部放飞”专场文艺演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研学等活动,将家国情怀具象化,获评聊城大学“西部计划工作先进单位”;“小雏菊志愿者协会”深耕公益土壤,通过开展活动和建立服务基地,打造“雏菊养成计划”和“益老筑福”两大品牌项目,获评聊城大学“红旗团委标兵”“五四红旗团委”。

  以“三阶递进”创新育人模式

  学院以“知识—能力—素质”为目标导向,依托“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平台,形成“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综合应用实践、学科交叉综合创新实践”“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模式革新,形成“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发展共赢、价值共识”联结机制,创新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课程教育体系方面,学院以“个人导师制”为核心,设计“1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教学能力培养、2年科研能力培养、1年企业挂职培养,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方法;以“课程模块化”为主导,构建“理论精深—实验模拟—实训强化—拓展提升”四级课程模块,建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课程、实践课程、交叉课程+思政课程”的“5+1”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学院以“数智赋能”为抓手,采用智慧树、雨课堂等构建知识图谱,通过“认知目标、实践教学、数字教材”重构课堂样态;以“小班教学”为依托,贯通“CBL(以案例为依托的教学方法)—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RBL(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以团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四驱动课堂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实验学习和小组探讨等课堂教授方式,拓展参与学术会议、参加专业竞赛、体验企业文化等课外实践活动,实现从“注水式”教育向“点火式”教育转变。近年来,学院获评聊城大学“本科教学先进管理单位”“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学生绩点平均提升12%,毕业生升学率连续3年稳居全校前列。

  以“三维融通”搭建育人平台

  学院以科教融汇、学科融合、校企融合为举措,以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依托,紧紧围绕“学科引领、科研提升、竞赛驱动”“三维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组建高等级师资队伍、打造高层次科研团队、搭建高水平科创平台,为经管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筑基赋能。

  学院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聘请高端智库专家、“泰山学者”、教学名师、杰出青年以及数名硕博导师作为学科带头人,积极推动经管专业发展,与美国林肯纪念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我国台湾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联合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访学交谈活动,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持续提升。同时,学院积极打造经管学科高水平导师队伍,打造高层次科研创作团队,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别项目近30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出版专著100余部,发表高层次论文300余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30项(含山东省特等奖+一等奖1项、一等奖1项)。此外,学院还积极搭建高水平科创平台,依托学校山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协同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乡村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以及面向经管专业学生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承担学科竞赛的实验实践活动和学术科研的创新创作活动,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以及“学创杯”“正大杯”等赛事,获国家级别奖项200余项、省部级奖项800余项,其中A+类赛事国家奖项5项,获奖人数累计超过1600人次。

  以“多元考评”优化激励新体系

  学院按照“以思想品德为前提、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科研潜质为核心、以专业素养为根本”的多元考评模式,在以德为先、以学为本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阶段、动态调整且注重实效的拔尖创新人才评价考核机制。

  以服务精神、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竞赛获奖为评价标准,以过程性评价、奖励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精准化评价为评价方式,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为评价导向,构建综合素质柔性考核评价体系;在以德为先、以学为本的前提下,重点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融合多维考核与过程性评价,设计挂科退出、末位淘汰、选拔补充的多阶段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方位动态监管体系。系统评估学科知识、科研能力、竞赛获奖等方面的学期进展、项目实践考核、毕业综合评审等成效,同时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运用,形成了“人人想拔尖,生生要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和良性竞争环境。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20余篇,进入国内知名高校深造和经管领域研究机构及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超过90%,用人单位对经管专业毕业生多项能力指标评价好评率在95%以上。

  展望未来,聊城大学商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为推进经管学科建设与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徐鹏杰 公维才 匡萍)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1三阶递进 三维融通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徐鹏杰 公维才 匡萍2025-05-19 聊城大学商学院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