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坚持需求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思路,构建“1+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第一环节”强化基础,“第二环节”拓展实训,“第三环节”实习实践,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深化学校基于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 强化“第一环节” 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学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强化专业基础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打牢学生专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举办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讲课比赛、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师讲课水平。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倡采用“翻转课堂”、项目教学、讨论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互动率,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院与企业共建应用型课程25门,实施企业导师进课堂授课,让课程内容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储备、岗位能力的需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坚持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结合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及时优化教学内容,使讲授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开展数智化课程资源建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前沿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持续打造“教在明德”教风建设品牌,形成“崇严重导、求实创新”的教风。 学院制定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好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学院督导组成员,设立质量管理员,定期开展质量监控与评估,分析反馈问题,落实整改,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听评课、领导干部听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评教评价”“五位一体”教学评价制度,完善“评价—分析—反馈—改进”流程,形成“自查—反馈—整改—持续改进”的质量闭环。 创新“第二环节” 促进多元能力培养 学院提出“实验育人、竞赛育人、认证育人”的“三育人”“第二课堂”理念,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实施“建设+规范+特色”的实验育人模式,推进实验平台建设,确保实验教学条件更加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健全,提高实验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实验课程全部开出,实验项目开出率达90%以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厚德经管、书香经管、健康经管、尚美经管、力行经管”的“五育经管”品牌建设,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信仰公开课”“阅享新时代 书香满明德”“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财会文化节”“金融文化节”“明德经管大讲堂”等项目,将“五育”融入其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依托学院“逐梦启航”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员工作室,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校友讲堂、校园招聘会、招聘宣讲会、模拟面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就业育人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共建“第三环节” 夯实专业实践基础 学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70家校企合作单位保持健康发展的关系,每年有2700余名学生赴校企合作基地开展实习实训,确保每个专业有3—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障学生实习实践全员覆盖。落实好“百名教师访百企”“百名学子访百企”,拓宽师生知识视野,强化职业素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充分发挥数字金融产业学院和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的作用,深化产学研融合教育,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校友资源,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建设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空间。与睿婕实业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习就业工坊,开展业务实操训练,开设“特色就业班”;同西安领桥投资有限公司开展“T+0”交易员联合培养项目,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为学生搭建高质量实践与就业平台。 加强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近两年,经过加强内涵建设,学院“1+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院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学习通、雨课堂、课堂派等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AI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率达92%以上。“财政与税收”和“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两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财政与税收”和“国际贸易学”两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内容贴近行业、企业需求,实现教育链、行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产业学院建设初见成效。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学院新增产教融合项目2个,与睿婕实业有限公司、元之宙(陕西)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建成校内实习工坊,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挥好7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开展各专业实践教学,深化学校“三三四”实践育人体系(“三全育人”融入实践教育,“三个平台”强化实践教育,“四百工程”助推实践教育),实现学生实习实践全覆盖。培养“双师型”教师59人,立项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7项,教师横向项目到款40余万元,促进应用型科研反哺教学。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学在明德”和“教在明德”品牌建设,学生能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得到提升,35%以上的学生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0余项,创新创业能力逐渐增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能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学院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提升办学美誉度。 未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将持续创新“1+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何文举 刘敏 张蓓 许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