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星期一
校监供需适配 人才德能双高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高素质监狱铁军培养改革与实践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执行专业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打造新时代政法铁军的重要指示,顺应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明监狱、智慧监狱“四位一体”的发展趋势,紧扣“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四个铁一般”要求,历经10余年探索,依托“基于新技术驱动警务模式变革的卓越司法警务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等12个省级以上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借助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与“双高计划”专业群等建设平台,以及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与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等试点项目,构建起以监狱用人需求为导向、以校监共育为平台、以铸魂强能为路径的高素质监狱铁军人才培养体系。

  锚定监狱迭代需求,保障人才适配性

  深化校监联合培养。学校组建校监联合体和15个特色产业学院——监狱警官教育学院,与浙江省监狱管理部门合作出台《监狱警务人才联合培养办法》,由浙江省监狱管理部门组建8个教官团队参与核心课程建设,监狱合计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教师+教官”双元育人。

  重构专业和课程群。教师每周参加浙江省监狱管理部门工作例会,双方每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学校响应监狱数字化改革需求,增设司法信息安全专业;响应精准矫治需求,增设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专业。新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监狱物联网技术”等24门课程,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数字素养和矫正能力。

  培养卓越警务人才。学校响应监狱精执法、强管理、善教育的复合人才需求,创设“警英实验班”,连续5年和上海政法学院合作开展“经典阅读、名家讲堂、演讲辩论、调查研究、技能大赛、社会实践、交流访学”等培养项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重塑铸魂强能路径,强化人才战斗力

  “领学践悟”铸魂。学校成功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形成“传帮带”工作法,以党建引领育人工作。打造2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发监狱红色资源库,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浙江监狱系统实践教学基地,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成立红色司法文化工作室,践行法治文化。聘请英雄模范担任导师,组建青年宣讲团,开展监狱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铸牢忠诚警魂。

  “学练战赛”强能。学校积极对接监狱实际工作,重构12门实战课程,建成警务实战训练中心,采用“红蓝对抗式”“执法办案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创新设立“教学实习”环节,将课堂延伸至监狱一线。把学生纳入学警序列,参与监狱执勤以及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积累实战经验。组织“禁毒防艾”等社会调研,开展警务技能比武,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

  “数智融合”增效。学校主持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打造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防暴技能训练营。建成智能狱务实训室,研发并使用罪犯危险性评估系统等智能应用。设立监狱管理虚拟仿真实训室,实现防暴处突数字化,与监狱系统实现资源共用、数据共享,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人才培养效能。

  创新三维能力评价,激发人才创新力

  提升“软能力”,创新警务素养评价。学校创建“监狱人民警察警务素养”实践环节与“警务素养学分”,每月将德育表现等进行量化考核,每学期综合评定,形成素养学分制,实现考核实践化,引导学生树立“就业即敬业”的职业观念。

  强化“硬能力”,实施职业技能评价。学校与浙江省监狱管理部门合作开发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技能证书,由教官在监狱现场随机选定执法技能项目进行实战考核,并将该技能证书纳入从警资格条件,切实落实“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激发“潜能力”,拓展个性激励评价。学校设立“学生荣誉周”制度,评选年度标兵;推出“藏蓝先锋行动计划”,每月选树“警英先锋”。实施标志性成果认定及学业绩点奖励制度,将技能竞赛等成果纳入学业评定,充分激发学生内驱力,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理论支撑。学校围绕新时代卓越警务人才培养需求,推动监狱人民警察政治性、实战性、发展性“三性”协同培养。以“四个铁一般”为指引,通过课程教学、警察文化、实习实践、警务管理、党建团建锤炼学生政治素养;对接工作任务,构建实战课程,开展现场教学与执勤实践,强化学生实战能力;借助技能竞赛等平台与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潜能,为中国警察职业教育提供了可推广的理念、可复制的路径和可检验的成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创新实践模式。学校构建“实践标准引领—实践路径培养—实践能力检验”的实践育人模式。制定涵盖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标准等在内的一系列实践标准,规范实践教学。通过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浙江监狱系统实践教学基地等举措,开展课程思政现场教学;创建“援狱执勤—现场教学—顶岗实战”“三位一体”实习模式;采用“轮岗实训—小组作战—德技双考”增值评价方式;形成“监区课堂化、课堂实战化”双轨教学模式与“学中悟、跟中悟、战中悟”实践思政模式。

  创新人才保障。学校推动专业办学从“供给主导”向“需求驱动”转变,实现人才“需求—供给—适配”闭环培养。组建校监联合体和监狱警官教育学院,开展联合教研与毕业生质量调查,以需求驱动新专业、新课程建设。形成“招生—招警”“培养—培训”人才供给内循环,以及“教案—办案”“教师—教官”“基地—战地”“实训—实战”资源供给外循环的内外双循环机制。建立专业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机制,创新三维能力评价,创建警英实验班,保障人才与监狱迭代升级需求适配。

  实践证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执行专业改革成效显著,连续5年位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近5年,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27项,在执行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中表现突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入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获批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取得多项国家成果,在专业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思政推广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同时每年培训全国政法干警超1万人次,成为全国监狱系统的人才培养摇篮、培训基地与服务智库。(殷导忠 高亭 张崇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校监供需适配 人才德能双高 殷导忠 高亭 张崇脉2025-05-19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高素质监狱铁军培养改革与实践 2 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