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星期四
南昌师范学院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构建“五青”体系
郑斌 蔡安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南昌师范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与构建“五青”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依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路。

  把握时代脉搏,明确育人方向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等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党的宗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此外,还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守正创新,构建“五青”体系

  “青蓝讲坛”:启迪智慧,开阔视野。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行业英才等,围绕人文科学、专业前沿等主题举办讲座,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举办诗词、书法、绘画等讲座,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展音乐、舞蹈、戏剧等讲座,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这些讲座,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高视野、高品位和高素质。

  “青风学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没有围墙的思政课”。通过故事创演、中华经典诵读、师范生语言技能训练推广、“互联网+文化传播”等活动,培养具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新时代青年。成立红色故事创演中心,组织学生编排红色故事剧目,学生自创、自导、自演,在校园、社区、乡村开展演出活动,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

  “青雨润堂”:提升专业技能,助力师生成长。锚定提升辅导员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为目标,实施理论素养提升工程、身心健康提升工程、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为辅导员能力提升赋能。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锻造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

  “青烛讲堂”: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强化党员干部和师生党性修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专题党课、党员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党性,立足岗位建新功。

  “青影艺堂”:涵养审美情趣,培育艺术素养。注重涵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用中华美育精神滋养学生,通过“思政+艺术”融合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竞赛、展览和实践活动各环节。举办摄影展、书画展、艺术设计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涵养审美情趣。

  协同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各部门、各学院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育人平台。与红色教育基地、企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开展“红色走读”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将党建、思政、管理、服务等功能融入社区,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通过引进、培养、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成效显著,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

  10年来,学校“五青”思政工作体系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探索了思政工作长效机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培养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乡村振兴、戍边支教等领域担当作为,打造形成了兼具思想深度、实践温度与创新活力的育人格局。学校毕业生王俊文在戍边支教服务队发光发热,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充分印证了“五青”思政工作培养时代新人的实际成效,为高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郑斌 蔡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