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星期五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多措并举 助力建设“五个家园”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实施“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在共建共享“五个家园”、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南宁分校先后获批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广西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崇左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训练基地。

  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助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南宁分校打造新生“四个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实现认知启蒙、情感认同、行为养成的三阶递进育人。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论”等相关课程20余门,高质量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边疆地区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讲好爱国主义故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成立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组建8个运动队,构建“教—研—训—赛—用”“五位一体”的体育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模式。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边疆文化、红色文化四大文化元素,打造“三月三”嘉年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桂工学子“走边关”三大品牌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培育的同频共振。

  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南宁分校与地方政府部门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推出《服务地方(行业)能力清单》,提供48项智力服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坚果学院,完成25个乡村振兴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积极推进“百校联百县兴千村”“万企兴万村”行动,遴选22个师生团队进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走出了一套“高校+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助农增收新模式。聚力解决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研发的小型整秆式高效低损智能甘蔗收获机获批“十四五”广西糖料蔗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持续为地方输送高质量人才,落实崇左市“留人计划”,为崇左市输送优秀毕业生近千人,学生基层就业事例被权威媒体报道,3名学生获评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1名教师获得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南宁分校承办2025年广西“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桂在行动”主题活动,与西北民族大学师生共同开展“国风桂韵 丝路共融”跨区域各族青年主题交流活动,加强跨区域的青年研学交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建设,在校内建设桂南民俗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地方政府部门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习基地等,主动对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累计接待单位院校、属地大中小学生超2.5万人次。

  校地携手党建共建,助力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搭建校地党建共建新平台。南宁分校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以党建链带动产业链,助力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积极参与“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校地党支部共建专项行动,助推乡村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发挥基层党支部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200余名师生深入44个村庄开展崇左市扶绥县2024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暨“千万工程”乡村规划设计服务活动,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组织学生实践团队奔赴乡镇,参与生态宜居家园建设,开展“七彩假期”活动,1支团队获评2023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助力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助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南宁分校依托区位优势,开展慰问边防老兵、巡边戍边等教育实践活动。组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乡镇开展普法、禁毒等宣传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培根铸魂担使命,“根正苗红好青年”志愿宣讲团入选“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军事理论”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由退役大学生组建的“老兵团”参与2024年崇左市扶绥县抗洪抢险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大学生退伍不褪色的忠诚担当。南宁分校获得崇左市第四届119消防奖“先进集体”、军民共建单位等多项荣誉。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党委书记 李雨)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2多措并举 助力建设“五个家园”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党委书记 李雨2025-05-16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2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