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圣城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3个校区、在校学生7700余人。近20年来,学校基于问题意识,探索构建了“学·思·省”“问学”课堂模式,使教与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学效益大幅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思维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获得一等奖,项目主持人出版教育专著《追寻阳光自主教育的智点》。 坚持问题意识,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学校针对“越高年级的学生越不敢提问”“能问的学生不会提问”等问题,对七年级两个班共86人和八年级两个班共90人做了一个有关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八年级喜欢提问的学生占比分别为22%、15%,不愿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占比分别为45%、46%,认为自己没有问题的学生占比分别为21%、19%,没机会提问以及存在其他情况的学生占比分别为12%、20%。通过此次调查,学校了解到学生不想提问、不敢提问、不能提问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依赖心理、畏惧心理、唯师是从心理。学校针对20名骨干教师开展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访谈,发现影响课堂质量的“不会想、不会看、不会问、不会听、不会说”的“五不”问题较为突出。 基于此,学校于2006年在集思广益、多方考察、谨慎求证的前提下,开启了问题导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于2013年开始了“聚焦问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于2019年提出了聚焦“学程”的“‘问学’活课堂”研究;于2021年整合提出了聚焦“学·思·省”3个维度的学教评一致性“问学”课堂模式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实施“问学”课堂模式策略 学校基于学教评一致性“问学”课堂模式,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教师主导作用,集传统与改革之长,利用实验班开展研究,推出可复制、易推广的“问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实施策略可概括为“三环三元十八式”:“三环”是指课堂由“学问”“思问”“省问”3个环节构成;“三元”是指每个环节包括3种学习元素,环节一的元素包括“学、习、问”,环节二的元素包括“思、辨、问”,环节三的元素包括“行、省、问”;“十八式”是指学校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质,对每个环节的3种元素进行应时应景的排列组合,随机组合形成18种变式,从而生成可供教师选择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课堂流程有“学问”“思问”“省问”3个环节。“学问”依托学(独立学习)、习(尝试练习)、问(提出疑惑),引导学生进行初级学习,强化基础;“思问”通过思(独立思考、释疑解惑)、辨(辨析论说、辩论讨论)、问(生成问题、问难攻坚),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破解重点难点;“省问”通过行(综合训练、时中而行、生活而行)、省(反思构建、多元化评价)、问(师生问答、一问到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学习,实现全面提升。“问学”课堂模式针对部分学生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三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问”“思问”“省问”三环节,采用多元评价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该课堂模式包含5个要素,即“道、术、器、志、义”。“道”是根本原则,“术”是基本理念,“器”是操作系统,“志”是终极目标,“义”是缘起背景。通过5个要素,做到了6个解决:一是解决学生难以主动学的问题,使学生勇于提问;二是解决学生难以有效学的问题,聚焦核心问题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三是解决学生难以持续学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追问;四是解决学生难以深度学的问题,建构问题系统,使学生愿意深度学习;五是解决学生不会互动学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六是解决学生难以终身学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规划设计。 坚持创新探索,推进“问学”课堂模式开花结果 2006年至今,学校聚焦学会“问问题”,先后开展了问题导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问题导向六步教学法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基于学教评一致性“问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行动,有力促进了“问学”课堂模式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教师获得了成长。项目组的3名教师在近3年的项目研究中共讲授市、县级公开课5节,发表文章8篇,省、市级课题结题2项,获得潍坊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方法二等奖、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二是学生学会了学习。项目研究抓住了当前课堂改革的原点,学教评一致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正向的“学习—思考—输出—学习”闭环,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变得更加敢说、会问、会思考、会学习,学校连续10年被评为寿光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较高水平,被评为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 工作先进单位。 三是课堂更加高效。“三环三元十八式”是“问学”课堂模式较为突出的创新点,课堂上3个环节层层递进,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不求人,学生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不问师,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质量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的反复中实现螺旋式提升。 四是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问学”课堂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学校与寿光市凤华初级中学、寿光市世纪初级中学组成“问学”课堂模式研究联盟,先后到山东省内30所学校进行“问学”课堂模式的推介和实践指导,改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学校和师生。 未来,山东省寿光市圣城中学将怀揣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朴素教育追求,大力推进“问学”课堂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聚焦“问学”课堂的完善和推广,努力构建“能学习,会学习,好学习,学得好”的课堂生态,倾力打造高质量育人的课堂样本。 (朱荣光 商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