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三江而枕卧龙山,眺文峰而聆闻溪河,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三江口岸坐落着一所生机盎然的知名中学——剑州中学校。自2022年6月被四川省委组织部门确定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以来,学校在广安市第二中学、烈面中学和广元市苍溪中学的对口帮扶下,紧密围绕创建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的帮扶目标,严格遵循“输血”与“造血”并举、传统与创新并行、目标与责任并重的帮扶思路,从党建引领、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等方面下功夫,对标对表找差距,聚力攻坚补短板,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坚定党建引领 把牢帮扶“方向盘” 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的指导下,剑州中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组团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调度,解决困难问题。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问题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两年来共召开“三重一大”会议80余次。定期组织帮扶教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坚持理论学习,确保广大教师讲政治、讲融入、讲学习、讲实干、讲纪律,增强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使命。 厘清发展思路 绘就帮扶“作战图”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在广泛调研校情学情后,剑州中学校重新确立了三期办学目标,即“建成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特色彰显的特色综合高中”的远景办学目标,“办优初中、办好高中”的中期办学目标,“争创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的近期办学目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制定了“124”帮扶工作具体策略,即围绕争创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这“一个愿景”,立足教研兴校、课改提质“两大战略”,聚焦学校精细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多元发展、办学条件改善“四大抓手”,对学校进行全面帮扶,坚定了全体师生将学校办好的信心和决心,使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夯实统筹推进 打好帮扶“组合拳”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有机整合各种教育优势,指导剑州中学校落实“共研、共治、共建、共考、共享”机制,叠加帮扶效果。一是聚力教研课改,为高效能课堂赋能。积极开展教研,启动“动车组”教研改革模式和“四段式”课堂改革模式,借助“每周一课”开展学科带头人说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汇报课,探讨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夯实帮扶结对,组织10名帮扶教师与本校教师结对子,积极开展共研共备、互听互评,在交流中更新教学理念,在碰撞中优化育人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二是整合德育资源,为高品质育人搭台。转变德育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人人争做“大先生”,处处彰显“大德育”。强化队伍建设,规范班主任工作管理,创新工作方式,使班级管理更具特色。激活德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60余次,建立重点跟踪学生档案31份,提高育人实效。三是聚焦项目建设,为高标准办学筑基。抢抓帮扶机遇,两年来争取剑阁县政府部门资金4000余万元帮助学校修建实验楼、学生宿舍楼、教师保障房、第二食堂等项目,争取广安市2000余万元帮扶资金帮助学校建设福心艺术综合楼、标准化数字考场、运动场塑化、校园道路黑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等,持续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四是强化宣传力度,为高质量发展造势。加强对帮扶工作的宣传报道和信息交流力度,编写工作简报25份,通过权威媒体宣传推广有益经验50余次,让人民群众见到帮扶成效,凝聚社会共识。五是凝聚帮扶合力,为高速赶超聚力。落实互访机制,加强协作联动,与广安市、苍溪县帮扶学校在管理互鉴、教学互研、资源互享、考试互联等方面开展互访交流活动20余次,与杭州上城帮扶团队在教研教学、心理教育等方面开展联合帮扶活动6次,与旺苍东城校联体在教育教学管理、高考综合改革、艺体特色办学等方面开展联合教研活动3次,共同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 辛勤耕耘传喜讯。两年来,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推动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帮扶政策优势实实在在转化为剑州中学校的发展优势,让教师在发展中“输血”也“造血”,让学生在成长中“乐学”也“会学”。如今,在剑州中学校这片焕发着青春活力的教育热土上,学生规模已从帮扶之初的2400余人达到现在的3300余人,影响力明显增强,正日益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特色彰显的综合优质高中,为广元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剑州力量。(王在志 杨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