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老师周刊刊发了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束夏梅的文章《“数字眼”引发教学“蝶变”》,呈现了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入数字技术破解教学难题、最终获得安徽省数字与教学融合大奖赛一等奖的过程。该文章见报后,经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微信公众号推送,引发了读者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形成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问答互动,现精选部分内容进行集中呈现。 @紫色幽梦:今天刚讲完《赵州桥》一课,看了束校长的这篇文章,激发了我对数字教学的兴趣。 @王浴四季:阅读文章后,感悟颇深,收获满满。如何在数智时代实现“双赢”,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现实考验。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我认为,必须在准确“识变”中把握数智时代的历史嬗变,还要在科学“应变”中认识即将面临的重大挑战,更要在主动“求变”中探寻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进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好老师“不变”的价值旨归。 @菜豆豆问:语文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如何融入AI(人工智能)教学?请指教。 作者束夏梅答:这是一篇二年级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AI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首先,在语音测评环节,可以使用AI工具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其次,可以创设情境,用豆包询问了解小虫子的内心世界。 ………… 其间,陆续有多条留言向作者请教如何在某课教学中融入AI,专业互动交流磁场正在形成。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微信公众号将为大家推送更多优质文章,欢迎扫描报头二维码,在中国教育报好老师微信公众号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