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改风采
2025-03-22 星期六
汕头大学法学院
多点发力 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型学科,涉外法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涉外法实践教学是检验涉外法教学成果的关键环节。汕头大学法学院在国家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大背景下,坚持思政引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国际高水平模拟法庭竞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思政引领、“竞赛—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机制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即“思政引领下的三三制模式”。经过近15年的探索与实践,该模式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学成果辐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扎实专业知识和优秀实践能力的涉外法治人才提供了有益探索。

  思政引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强化思政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汕头大学法学院将思政教育贯穿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思政课程、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和价值观。

  服务国家战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国家“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调整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法律实践能力。通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等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际法治环境的复杂性,增强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构建“竞赛—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循环互促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为驱动。汕头大学法学院自2011年起,系统性地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将其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驱动力。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以真实的法律实践辅助教学,通过案情分析、法律研究、诉状写作、庭审辩论等一系列环节,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法学院组织培训学生代表队参加“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等高水平赛事,取得了优异成绩。

  实现“竞赛—教学联动”。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为基础,建立以“纠纷解决”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法学院开设国际商事仲裁模拟等全英(双语)课程,将竞赛经验纳入课堂教学,“以赛促教”。同时,通过课堂教学为竞赛储备人才,“以教促赛”,实现教学与竞赛的良性循环。此外,法学院还开设了“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整合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涉外法务全英(双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涉外法律实践能力。

  推动“竞赛驱动科研,科研带动教学、反哺竞赛”。国际模拟法庭竞赛的赛题通常反映国际法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为科研活动提供了方向和素材。教师在指导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发掘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术问题,提升科研能力。同时,科研成果又反哺教学和竞赛指导,构建起“竞赛驱动科研,科研带动教学、反哺竞赛”的良性互促机制。

  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

  全过程贯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贯穿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涉外法律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全面实施“一课程一竞赛”“一季度一竞赛”的“以赛促学”机制,将国际竞赛案例全面引入涉外法课堂教学。低年级学生通过基础课程学习和参与竞赛培训,培养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高年级学生在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参与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全过程培养,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获得系统的涉外法治教育和实践锻炼。

  全方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构建涵盖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多领域的全英(双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在实践环节,通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实习实训、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科研训练上,结合“一课程一竞赛”实施“一课程一主题报告”机制,每门课程均需完成一份相关法律问题的主题研究报告,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全方位培养目标。

  全覆盖落实。面向全体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培训、涉外法律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与科研训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确保人才培养机制的全覆盖落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涉外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辐射效应凸显

  学生涉外法专业能力提升。法学院在校本科生的涉外法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近年来,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累计达67项/313人次。本科毕业论文与涉外法相关的选题逐年增加,共计撰写涉外法相关毕业论文90余篇。

  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成果显著。2011—2025年,汕头大学法学院连续14年参加“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和“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在“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共荣获9次全国一等奖、5次全国二等奖,并于2022年获得全国总冠军及国际赛全球32强的优异成绩。在“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共获得4次全国一等奖、5次全国二等奖、1次全国三等奖,2014年荣获全国亚军。

  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近10年,汕头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出国深造人数占统计人数的37.08%,进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法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与涉外法相关工作的比例高达63%。

  辐射效应显著。近年来,汕头大学法学院多次受邀前往国内外高校进行交流,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国际模拟法庭竞赛促教促研实施路径等多方面内容开展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示范作用。

  (古俊峰 邓剑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4多点发力 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古俊峰 邓剑光2025-03-22 汕头大学法学院 2 2025年03月22日 星期六